供给创造需求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其《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年) “产品需求或者市场”一章中说:“我听过很多实业家说,他们的困难不在于生产,而是在于销售”
萨伊对这种观点不以为然,他认为,销售出了问题的原因是生产出了问题,商品本身被创造出来,本身就为自己和其他产品开拓了销路。
供给还能创造需求吗?
根据萨伊的观点,经济增长是源自满足需求的生产,换句话理解就是生产创造需求,一旦有了生产,需求就会产生。
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时代不同的原因,在如今很多行业产能过剩的今天,尤其是像我们生活在这个制造业大国,这个观点显然是不能说服我们的。很多的生产如果不是因着实际的需求,很可能就会生产过剩,国内现在的市场其实已经演变成了买方市场。
曾经看到过在南方的一些小商品市场按斤售卖水杯的摊位,服装袜子这样的纺织品按斤售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也有很多人在做我们熟知的“倒爷”的生意,将纺织产业发达地区的成衣运到相对不是那么发达的地区赚取利差。但现在随着电商的普及很多的商品价格已经非常公开透明,一些消费者也有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的消费习惯。这对服饰类实体店打击非常大,很多的线下实体店其实变成了一种变相试衣间,更多的是承载了一家品牌的形象门店。
现在的供需关系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很多行业其实完全变成了买方市场。之前关注的一个数码博主就谈到自己在淘宝店铺上的一款手机贴膜,这里的销量大部分是因为有粉丝经济的影响,其实这些配件在深圳的华强北这样的市场能够以非常低的价格拿到,利润非常小,如果不是有几百万的粉丝带来的销量,很多人如果单靠自己拿货售卖都赚不到什么钱。他卖的好不是因为质量有多好、工艺有多先进,很多人就是因为看到他在卖顺手就买了。
疫情下一些变化
最近疫情的影响也促使着一些企业进行转型,其实需求还在,但是如何以当前的一些困境下进行破局才是最重要的。比较有意思的两个例子就是我和我爱人所在的两家公司,我爱人所在的公司是国内一家传统教育行业,之前一直是北京甚至全国教育行业里面布局比较大的公司,在全国50个城市都有线下机构,这次的疫情导致线下机构无法正常经营,所以公司把非常大的精力都投入了在线教育,恰好她所在的部门就是主软件部门,从年初到现在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长都超过了12个小时。
有人认为在疫情当前,一些培训机构转战网络开发渠道、新课程,开展网络教学,说这是”供给创造需求“,虽然是为了解决当前不能线下经营的困局,但是长期来看远程工作、在线教育等未必不是一个长久需求,曾经没有尝试过在线教育的用户发现其实面对面和在线其实效果不会差很多,但却省掉了距离和时间成本,一些二三线的孩子们也有机会和一线名师面对面学习。
讲一下我所在的公司,它是一家服务境外自由行用户的一家公司,公司从最初的地图作为切入点做工具型产品,再到去年开始利用小程序提供景点门票的预定服务,一直在做这一方面的工作。但是因为疫情原因对旅游行业的冲击直接导致进入冰点。公司利用资源转型做跨境电商,将原本人们旅游过后的购物需求直接拿到了线上进行,公司希望借着这一次直播电商的契机,能够实现更好的增长。
投资和就业
投资、就业现在已经不单单是新闻里才会听到的关键词,而是我们切身需要关注的一些数据和指标。他会深刻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未来的一些方向。
在还没开始工作的时候都没有听到过关于“四万亿”的概念,也就是从这个词开启了中国房地产十几年的蓬勃发展,土地经济成了地方和中央财政的一个重要支柱。
因为房地产的繁荣带来了房价的高涨,有很多家庭因为房地产变的富裕,也有很多家庭都因此背负上了巨大的债务压力,为什么中国近两年都觉得自己富起来了,人均GDP再创新高等等,其实本质上都是透支了未来换取了今天的繁荣。对比中美两国的十大市值前十的公司就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点,中国的十大A股上市公司中前十中有6家是金融机构,两家能源机构还有一家茅台,美国的十大上市公司中的分布比较多元一些。其中前几名是科技公司,它们的产品遍布全球市场。中国的现状就非常像繁荣时期的日本,当时日本市值最高的企业中也有多家银行,因为他们的资产负债表中都有大量的房贷和房屋资产。
近两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的政策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一个态度就是坚持“房住不炒”,尤其是北京这两年已经没有明显的房价涨幅,临近北京的燕郊还因为限购限值了市场交易量导致房价腰斩,认识的一个朋友就是在高点买入导致直接被套牢,30年的房贷依旧要还,但是想出售却很少有人具备资格接盘。
如果套用作者萨依的观点“供给创造需求”的理论,国内现在的房子被建出来产生的需求是什么呢?是切实改善了居住条件呢?还是创造了投机炒房的机会呢?又或者是被当作各级财政的印钞机了呢?好像这些都有,不同的身份看到不同的需求。
关于就业前一阵子看到了一篇文章让我收益匪浅,文章是新东方的一位高层写的文章《教培行业正遭受危机,是束手就擒还是积极面对?》,他认为教育行业被国家严整的原因在于教培行业没有产生社会价值。教培行业帮助一个孩子考上了清华大学,但是清华大学招生的总人数是不会变多的,虽然不太恰当但是可以这么理解,没有你教培行业的帮助就不会有人考上清华大学吗?名额是固定的,所以你就并没有创造价值。所以他们进行了产业升级提升教育理念,并认为他们的价值在于提振就业、减缓焦虑、吸引人才和赋能社会价值。除了教培行业同样可能被整治的行业有可能是房产中介,本身房东和租户的需求就在那里,中介只是作为一个桥梁帮助双方更快更好的完成交易本身,买房的时候可以规避一些潜在的风险,这是体现价值的地方,但是现在看到很多房产中介利用市场上的近乎垄断的地位恶意囤房、哄抬房价收割消费者的行为却脱离了中介本身的定位。在这两年北京就出现了很多长租公寓爆雷的事件,因为近两年也是北京人口净流入减少的两年,北京对北漂的政策越来越“不友好”倒是真的,租房需求减少但运营压力较大导致房租猛涨,高租金也劝退了更多的潜在租户,进而导致恶性循环最终爆雷。
“在历史的长河中最值得投资的领域有三个:技术突破、消费升级、体制变革”,这是这位高管的一些观点。其中技术突破作为一个点来讲非常的有意思,很多产业都是面临着一个这样的现状,很多的工作都不再需要低效率的手工来生产,而是全部换成了机器。我们见过很多高效的物流机器人去分拣快递,使快递的整个流程效率提高了很多,我们只需要在一些例如终端的配送环节才需要人力去完成,那么就会有很多人的工作岗位会被替代,这些工人就会面临丢失工作岗位的现实处境。曾经还问过公司老大说劳动创造价值这句话是否还是正确的,当那些可替代性高的劳动被技术取代时,人的价值是否也被重新“估值”?那些被替代的工人怎么办呢?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这样的岗位,比如高速公路收费员面临ETC的普及,银行柜员对于线上业务和柜机业务的普及。上面的文章就给出了答案,如果一个产业因为技术升级而造成了失业问题,一定会且必须要有新的需求来替代,比如我们近两年看到的外卖骑手和快递员以及滴滴司机,都是劳动力密集性产业升级后的生产力转移。但是有一点一定是真的,就是你如果想让自己完成“产业升级”就要有选择性的去做那些相对不那么容易被替代且有一些门槛的工作,不然等到自动驾驶技术普及的那天那些司机怎么办呢?他们已经被滴滴从政策门槛被打破的境遇中遭遇过一次冲击了。
新的增长在哪里?
曾经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在硅谷的一些创业团队在选择市场和产品方向时会做很多的准备,当他们发现希望做的产品模式已经有一个比较成熟的团队在运营时会主动的选择转换产品方向,或者做一些还没有被满足的细分市场。他们的一些思路就是如果市场上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产品,那么就没有必要浪费人力去copy一个产品去分一个已经很成熟的市场。因为市场上潜在的需求非常多,很多小而美的团队也可以做出一款足够优质的产品去服务一批用户。
针对供给创造需求这句话我想到了两句特别有名的话,其中一句是亨利·福特的:“如果我当时去问人们想要什么,他们一定会说希望要一辆更快的马”
还有一句是乔布斯说的这句:
乔布斯和亨利·福特都说过消费者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因为在没有车之前,没人想过要一部汽车。在飞机发明之前也没人说想过要飞机,但是消费者想要“更快达到目的地”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
新的增长点或许就是去找出那些一直存在的没有被好好解决的需求,然后用一个新的、更适合的方案去解决它。